6月17日至18日,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在大連恒流儲能電站和華能大連電廠進行了一場意義重大的試驗,目的是驗證新型儲能在城市電網中黑啟動大容量火電機組的可行性。這次試驗成功帶動了華能大連電廠火電機組近9000千瓦的廠用負荷,并順利實現了機組的點火并網。
黑啟動指的是在電力系統(tǒng)全面停電情況下,利用具備自啟動能力的機組或外部電源,逐步恢復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過程。這對于城市電網的安全穩(wěn)定至關重要,尤其在面對極端情況時,可以有效提升電網的安全韌性和故障防御能力,為新型電力系統(tǒng)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具體操作上,國網遼寧電力調度人員于6月17日開始向相關單位發(fā)出調度指令,包括大連恒流儲能電站、華能大連電廠及國網大連供電公司,調整運行方式以進行黑啟動試驗。下午2時整,試驗正式啟動,現場約170名試驗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流程,監(jiān)測設備狀態(tài)并詳細記錄試驗數據,確保每一個步驟的精準執(zhí)行。
為確保試驗的順利進行,國網遼寧電力提前進行了新型儲能黑啟動機理研究和高精度的仿真分析,制定了針對性的儲能控制策略。試驗過程中,先是儲能電站自啟動,隨后進行了華能大連電廠的關鍵設備合閘和啟動帶負荷等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步驟都經過精細調控,以保證電網頻率和電壓的穩(wěn)定。最終,經過3小時32分鐘的緊張操作,于6月18日凌晨0點50分,華能大連電廠火電機組順利并網,標志著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限制,大連主城區(qū)的電網必須通過狹長的輸電通道與遼寧省500千伏主網連接,這使得供電安全面臨較高風險。特別是2007年的強暴風雪導致大連電網孤網運行,近年來更是頻繁遭遇寒潮、臺風等災害天氣,電網的供電安全問題凸顯。
試驗中選擇恒流儲能電站作為黑啟動電源的原因在于,大連地區(qū)缺乏傳統(tǒng)的水電機組作為黑啟動電源。而儲能技術作為新型電力系統(tǒng)的關鍵支撐,不僅能參與電力系統(tǒng)調節(jié),還能顯著提升供電可靠性。自2022年大連恒流儲能電站一期并網投運以來,國網遼寧電力積極探索新型儲能在實際應用中的潛力,通過長達兩年的論證和仿真分析,最終確定了黑啟動電源、路徑和啟動方式,為試驗的成功實施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
這次試驗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電網安全管理水平的重大提升。它展示了新型儲能在未來電力系統(tǒng)中的重要角色,為城市電網在極端情況下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國網遼寧電力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為保障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推動了能源電力行業(yè)向高質量發(fā)展邁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