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影院色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级无码丰满,日日操精品免费福利视频,国产电影无码午夜在线播放,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際新聞

波羅的海三國電網“入歐” 或產生負面效應

法治日報發(fā)布時間:2025-02-18 10:01:00

  2月8日,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電力系統(tǒng)與俄羅斯控制的電網斷開連接,并開始進入“孤島模式”進行獨立運行。僅僅一天后,通過立陶宛-波蘭電網,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電力系統(tǒng)成功接入歐洲電網系統(tǒng)。波羅的海三國的這一決定標志著它們與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電力系統(tǒng)完全脫鉤,而這一舉措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斷網”,更多的是一種政治選擇。

  加速電力“脫俄”

  拉脫維亞氣候和能源部9日發(fā)布新聞公告說,波羅的海三國的電力系統(tǒng)于當?shù)貢r間8日9時09分與俄羅斯控制的電網斷開連接,隨即各自進行獨立運行試驗。9日14時05分,三個國家的電力系統(tǒng)實現(xiàn)與歐洲電網同步。

  立陶宛總統(tǒng)瑙塞達9日下午在首都維爾紐斯召開的記者會上正式宣布,波羅的海國家電力系統(tǒng)與歐洲電網系統(tǒng)的同步已成功完成。拉脫維亞總統(tǒng)林克維奇斯、愛沙尼亞總統(tǒng)卡里斯、波蘭總統(tǒng)杜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出席了記者會。

  波羅的海國家繼承了蘇聯(lián)于上世紀50年代建立的電力基礎設施,即使在蘇聯(lián)解體后,波羅的海三國仍然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共享電力網絡,且高度依賴俄白兩國的電力供應。“BRELL能源圈”(白俄羅斯、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波羅的海三國認為是其“最后的蘇聯(lián)系統(tǒng)”。

  波羅的海三國2004年加入歐盟,隨即開始逐步推動脫離俄電網的計劃,并于2009年啟動了與歐洲電網接軌的項目。2018年,三國同波蘭和歐盟委員會正式簽署協(xié)議,內容就是將三國電網與歐洲大陸電網連接,從而脫離“BRELL能源圈”。自2018年以來,該項目總投入近16億歐元,其中約75%的資金來自歐盟。另外,立陶宛與波蘭還預計在2030年左右建成新的電路。

  按照原本的計劃,項目將于2026年初完成。但2022年烏克蘭危機升級后,三國和歐盟委員會決定加快這一進程。立陶宛一度向另外兩國施壓,要求將“并網”時間提前至2024年,但后者擔憂在基礎設施未準備就緒前過早“斷網”將損害電網穩(wěn)定。最終,經各方交涉,“并網”時間被提前至2025年2月。

  2024年7月,三國正式向俄白兩國通告上述決定。從去年10月底開始,立陶宛就在維爾紐斯立起一座時鐘,為其與俄白兩國的“斷網”和與歐洲大陸的“并網”進行倒計時。三國本月的“斷網”“并網”動作,標志著波羅的海國家在電力方面正式“加入歐洲大家庭”,與俄羅斯最后的能源聯(lián)系就此終結。

  充滿政治動機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斷網”不僅是為了減少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能源依賴,還旨在增強三國的能源安全,確保它們在電力供應上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此舉措背后有著深刻的地緣政治動機。

  愛沙尼亞國際戰(zhàn)略與安全中心指出,這一系列操作更多是出于地緣政治的考量,而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需求。俄羅斯駐歐盟外交使團8日指出,波羅的海三國此舉充滿了政治動機,目的是追求“能源獨立”,但這一行為將給民眾帶來“昂貴代價”。

  波羅的海三國的電力系統(tǒng)雖然已經成功接入歐盟電網,但技術上依然面臨不少挑戰(zhàn)。此前,三國的電力系統(tǒng)通過與俄羅斯電網的連接,能夠實現(xiàn)頻率調節(jié),以確保電力供應的穩(wěn)定,俄羅斯在電力頻率調節(jié)方面的集中控制能力比三國獨立運行時的能力更穩(wěn)定。斷開后,三國必須依賴其他國家的電力系統(tǒng)進行調節(jié),尤其是波蘭和芬蘭的電網,這可能導致電力供應的穩(wěn)定性下降。

  有分析師稱,三國的電價可能會上漲。據(jù)東歐和新興經濟體研究論壇下屬出版物《自由政策簡報》報道,波羅的海國家在2022年前從俄羅斯進口了約10%的電力。由于斷開與俄羅斯電網的聯(lián)系,三國需要依賴其他鄰國的電力供應,這將導致電力進口成本增加。“斷網”預計會使三國每戶家庭的年電力支出增加約12歐元。此外,為了大幅提升能源獨立性,三國還需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和利用能力,以減少對進口電力的依賴。

  此外,外界對關鍵電纜等設施遭到破壞的擔憂加劇。有歐盟委員會的官員擔心,在波羅的海和北海發(fā)生越來越多的疑似破壞電力、數(shù)據(jù)和天然氣連接線路的行為之后,三國“轉網”后續(xù)風險增加。法新社援引立陶宛國家安全部門消息稱,各種短期風險都有可能出現(xiàn),例如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動能行動、網絡攻擊等。與此同時,俄羅斯駐歐盟外交使團也表示,三國的電網“轉向”還可能產生新的政治、戰(zhàn)略和安全漏洞,以及加劇各方的信任問題。

  對俄影響顯現(xiàn)

  對俄羅斯來說,波羅的海三國與其電網的斷開使得俄位于立陶宛和波蘭之間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同俄主電網隔絕,只能依靠自身電力系統(tǒng)運轉。為了應對這一問題,俄羅斯已在加里寧格勒地區(qū)建設了燃氣和燃煤電廠,以確保這一地區(qū)的能源供應穩(wěn)定。根據(jù)報道,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的電力設施總裝機容量已達到1.88吉瓦,遠高于該地區(qū)的峰值用電需求,足以保障居民的電力供應。

  去年底,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為此在加里寧格勒附近海域舉行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以確保其電網可在“斷網”后正常運轉。盡管如此,俄方仍表示,這一舉措可能加劇該地區(qū)的能源保障壓力,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可能需要依賴俄羅斯本土電網的支援。

  此外,由于近幾個月來波羅的海海底基礎設施受損事件頻發(fā),北約波羅的海成員國1月14日宣布,北約在電纜不久前受損的背景下將啟動“波羅的海哨兵”巡邏和保護水下基礎設施任務。北約沒有透露將部署多少戰(zhàn)艦,而駐蒙斯聯(lián)合武裝力量最高司令部宣布該任務具有無限期性質。

  據(jù)俄新社報道,俄羅斯總統(tǒng)助理帕特魯舍夫表示,西方利用瑞典和芬蘭來剝奪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出???,要把波羅的海變成北約的“內海”。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表示,波羅的海永遠都不會變成北約的“內部水域”。俄羅斯駐芬蘭大使庫茲涅佐夫在評論北約不久前啟動的波羅的海巡邏任務時說:“只能期望我們的地區(qū)伙伴能明白,俄羅斯有足夠的意志和資源讓北約戰(zhàn)略家把波羅的海變成其‘內湖’的幻想不能得逞,而走上這條道路的企圖將帶來不可預測的后果。”(來源:法治日報記者 史天昊)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fā)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